临终诗
唐寅〔明代〕
生在阳间有散场,死归地府也何妨。
阳间地府俱相似,只当漂流在异乡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活在人间总有分别的时候,去世后魂归地府又有何妨。
人间的险恶和地府刑罚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,我只当这一生漂泊在他乡吧!
注释
何妨:指无碍;不妨。
简析
《临终诗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首联描绘了人生在世的短暂与无常,人生如戏,有开场也有散场,无法永恒;颔联是诗人对未知领域的想象,表现出对生命终结的坦然接受;颈联进一步揭示了“阳间”与“地府”的共通性;尾联则以一种视之平等的心态来看待生死。全诗以生死为主题,传达出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与超然态度,言浅而意深,富有哲思。
唐寅
唐寅(1470—1523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汉族,南直隶苏州吴县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。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,诗文擅名,与祝允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江南四大才子(吴门四才子)”,画名更著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。 414篇诗文 95条名句
西江月·其三
杨慎〔明代〕
豪杰千年往事,渔樵一曲高歌。乌飞兔走疾如梭。眨眼风惊雨过。
妙笔龙韬虎略,英雄铁马金戈。争名夺利竟如何。必有收因结果。
松窗梦语·宦游记(节选)
张瀚〔明代〕
余始释褐,观政都台。时台长仪封王公廷相,道艺纯备,为时名臣。每对其乡诸进士曰:“初入仕路,宜审交游,若张某,可与为友。”稍稍闻于余。值移疾请假,公遣御史来视,且曰:“此非诸进士埒。”余感公识别于俦伍中,不可无谢,假满,谒公私第。公延入,坐语之曰:“昨雨后出街衢,一舆人蹑新履,自灰厂历长安街,皆择地而蹈,兢兢恐污其履,转入京城,渐多泥泞,偶一沾濡,列不复顾惜。居身之道,亦犹是耳。傥一失足,将无所不至矣。”余退而佩服公言,终身不敢忘。
邴原泣学
李贽〔明代〕
邴原少孤,数岁时,过书舍而泣。师曰:“童子何泣?”原曰:“孤者易伤,贫者易感。夫书者,凡得学者,有亲也。一则愿其不孤,二则羡其得学,中心伤感,故泣耳。”师恻然曰:“欲书可耳!”原曰:“无钱资。”师曰:“童子苟有志,吾徒相教,不求资也。”于是遂就书。一冬之间,诵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。